搜索信息

首页 > 新闻资讯

打造韧性-智能-绿色-人文的未来智慧城市

2025-05-16

(摘自—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科技委)

2025429日,上海2050: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更新战略研讨会暨第七届智慧城市与绿色交通发展论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成功举办。活动上同济大学教授、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合华作题为《上海2050: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更新战略》报告。报告提出未来上海城市建设与更新目标是为人民城市赋慧,核心理念聚焦于韧性、智能、绿色、人文品质,共同构建智慧上海。战略任务包括形成“1+1+6”重大方向:1个立体规划(智慧城市空间立体规划利用),1个支撑平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平台),6个关键子系统(城市建筑、综合立体交通、地下空间、水系统、能源供配、生态环保),初步提出34项重大科技专项,各专项围绕2030年、2035年和2050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重大任务设想

 “智慧是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引领个人与社会走向繁荣的首要美德,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完善自我的恒久不变追求,因此智慧城市可视作为当今全球城市未来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与最高目标。物质生命智能智慧是人类从产生到社会蓬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此人民城市遵循赋生、赋智与赋慧的城市发展路径。

立足于对哲学和心理学视域下人类智慧品质这一多结构、多维度统一体的理解,城市等复杂巨型工程系统的智慧品质聚焦韧性-智能-绿色-人文品质提升。韧性是智慧城市的安全保障,应对突发灾险与极端情况时应始终保持城市核心功能的稳定运行;智能是智慧城市的技术要求,力求打造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控制自组织自学习的城市智能体;绿色是智慧城市的时代责任,城市的建设与更新应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人文是智慧城市的服务初心,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人民之城幸福之城。上海要打造人民城市的实践地,智慧理念的践行将是最直接有效的着力点——基于自主可控的生成式数字底座与城市各子系统的高效互联互通,实现韧性、智能、绿色、人文。

建议成立上海智慧城市创新中心,打造战略实施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产业转化全链条协作网络,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研究、工程项目和标准落地。同时,注重完善重大工程项目预研-建造-运维体系,重塑预研究工作机制,合理安排专项资金和政策。此外,中心还计划加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吸引国际人才,建立国际交流合作网络,以提升上海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立未来的标准化推广模式路径。聚焦城市建设与更新中的关键痛点与重大挑战,坚持以智慧理念为价值引领的原则,通过系统思维布局城市建设与更新的关键子系统,积极推进各子系统中的重大工程专项落地,并运用数字底座赋能,配套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长效保障,确保相关标准落地,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 2025 西安智佰荟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2025066302号-1